「台中!好像哪裡怪怪的!」設計交流之夜,怪可愛的演講精華連載(3)
「台中!好像哪裡怪怪的!」講座接力不知不覺來到尾聲,接著上場講者有小路映画、民生路老宅56-3、Sidoli Radio 小島裡,一起透過文字感受現場,將滿滿的感動收進心裡。
小路映画主理人黃米露:創業這件事,做久了就會是你的
說到怪怪的台中人,小路映画主理人黃米露絕對是其一,她的人生在常人眼裡真的是不太正常。20-30歲時她做過不少工作,當過公務人員、出過三本小說也寫過偶像劇、做過一年的廣告行銷,還當了紀錄片雙年展活動執行。年少時覺得生活很無聊,她開始對外找尋有趣的事物,瘋影展、看表演,到處闖蕩,吸收養分,卻也對家鄉興起疑問:我的城市有什麼?什麼是屬於城市的特色?我們的極光在哪裡?
她成立小路映画,回台中辦影展。談起草創過程,黃米露說:「人人都賭我撐不了三個月,我的父母、國稅局,還有法務顧問和會計師都在問,午夜夢迴時我也會問自己──真的撐的下去嗎?」不過,小路映画今年11歲了,做的事情也相當豐富,影展、插畫、策展、辦市集,也成立展覽空間,據點從台中忠信市場、勤美綠園道一路到土庫里,還曾將台灣老街故事帶到義大利!
難忘的案子細數不盡,黃米露坦言過程走的跌跌撞撞,形容台中人就是有一股硬頸精神,壓力再大,一口氣出去就出去了,曾因為付不起房租一直搬家、辦活動賠錢;既然辦影展請不起設計師,就試試看和插畫家攜手打天下;與業主溝通,堅持不做免費,思考各種能賺錢的方法。
慢慢累積經驗和底氣,小路映画以插畫為核心的定位更趨明確,過程中遇見志同道合的夥伴和業主(恩主公)幫忙,如勤美綠園道、台北當代藝術館、大毅老爺酒店等,直呼臺灣插畫很厲害,從立體裝置、數位互動到平面包裝,處處都能發揮。黃米露活養了自己也和夥伴闖出一片天,
「創業這件事,做久了就會是你的,堅持下去,每天一小步就能走出自己的路。」黃米露用經驗鼓勵大家,她說,台中人很悍,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確定目標就有能力拚博。如今的她比從前更有信心,也找到了年少時對城市極光疑問的解答:每個人都是一道光,在城市裡實現理想,當我們串連之後成為支持彼此的力量,這就是屬於台中最無可取代的特色。最後,黃米露露出她的招牌笑容,大聲說:「我會繼續做,只要是自己願意、認同、能力所及的,什麼活動我都會去做!」當然,這條創業之路她也會帥氣而堅定的走下去。
民生路老宅56-3宅主Ivy:讓老屋成為地方品牌,創造文化極大值
同樣是和老屋相遇,在空間裡策畫有趣行動,民生路老宅56-3的主理人Ivy的動心起念,只是單純想找一間辦公室,但她仍記得看屋的那一日,天氣晴朗,百年老宅狀況很好、通風舒適,地靈人傑的氣質帶給她很多想像,讓她憶起某日在老屋社團看見的一句話:「不是只有人會找老宅,老宅也會找人。」一念之間,Ivy便決定就是它了,她想在這間命定的空間裡辦活動,不只是辦公室、還是私人招待所,她要在裡面做超有趣、自己也喜歡的事。也在無形中體現:創業不只是冒險,可能還是一趟浪漫的旅程的心得。
然而,當激情過後,如何將想法具體化卻是一個考驗。她在腦中盤點了幾個可行方式,決定空間、人、活動企劃將是三大關鍵,但辦活動賺得了錢嗎?又該如何執行?種種問題考驗著媒體背景出身、毫無空間營運經驗的Ivy。她一面將疑問擱在心裡,一面開始打理空間,和親友捲起袖子刷漆、補土,做不來的就交給專業工班,先讓老宅成為能因應不同活動舉辦的場地,再慢慢找出路。
兩年之間Ivy做了許多嘗試,策畫繪畫工作坊、邀請人們走進老宅釀酒、動手做和菓子、辦旗袍小聚,也曾在聖誕節邀請民眾帶一道菜來玩交換禮物。她主動出擊,向喜歡的藝術家遞名片,邀請他們來老屋辦展,累積藝文展演經驗值。Ivy將空間經營成只在特定日子才會亮起燈、開門迎接每一位客人的空間,曾有人形容民生路老宅56-3像是在自家客廳辦文化沙龍,她笑笑地說:「我不會這樣定義自己,因為在空間裡,來參與的每個人才是老宅的主角。」
坦言在三級警戒時也曾遇到經營困難,但這段沉潛也讓她重新定位老宅,決定將民生路老宅56-3觸角延伸地更廣,Ivy開始跟其它老宅品牌串聯、南投茶葉青農串聯,也讓空間成為攝影棚、Podcast錄音室等,除此之外,活動也不再是局限於空間,她要讓「民生路老宅56-3」成為街區品牌,於是自主規劃老街半日散步活動、自己發新聞稿、邀請媒體採訪。
不知不覺,一個人加一座老宅,兩年內就辦了將近兩百場活動跟展覽內容,吸引超過二千多人走進老宅、造訪舊西城,空間經營加上自己整合能力和熱情,老宅可以連結街區更多的力量,和夥伴、環境一起共好,也令人們看見老屋再生的更多可能。
Sidoli Radio小島裡方序中:觸動五感的聲音咖啡館
「今天我不是設計師,我是一個喜歡說故事的人。」作為壓軸講者,設計師方序中一上台先定義自己,他要分享最近投入的新計畫──Sidoli Radio小島裡,一個不會因時間截止而消失,會隨人事時地物累積,越長越大的展覽。
「Sidoli Radio小島裡」(以下簡稱小島裡)座落在人文韻味濃厚的台北大稻埕,老屋外觀走深色木質調,以復古西裝店的氣質與街區氣氛和諧融合。它是一個以聲音為主角的神祕空間,有錄音室、唱片行、也是收納街區故事的聲音博物館,特別的是,裡面還有方序中的蒐藏選物和配方咖啡豆。
方序中說,小島裡成立前,他先做了一個線上聲音資料庫,刻意讓設計元素退居後位,以文字、聲音和色彩為故事主角。每一天使用者登錄,系統會推薦發生在不同地點的街區故事。當資料庫慢慢累積,他們也開始思考小島裡的樣子。「我是個很喜歡經典復古的人,於是決定讓空間融合聲音,打造一個屬於大稻埕的電台。」
他為小島裡規畫了一個特別的電台錄音室,當人們在空間內說話,空間將同步回收聲音,像是一個Live Podcast,每一個節目、每一段故事,都會成為線上聲音資料庫裡的檔案。人們來到空間,好奇什麼內容、想回味什麼故事,隨時戴上耳機、按下播放鍵便能享受聲音的類劇場體驗。
電台有了,聽覺與味覺的融合也不能少。方序中設計了一款自己鍾愛的中深焙咖啡豆配方,不僅包裝運用聲音符號,還錄製咖啡豆轉動的聲音,並將它製成音頻包裝在咖啡豆上,此外,他們也推行空白錄音帶,以15分鐘為一個單位,提醒大家留下一刻鐘的時間,留給自己,或者是送給親人跟朋友。而地下室的唱片行則汲取方序中年少時在玫瑰唱片行打工時的生活及音樂記憶,他在小小防空洞裡,帶大家重拾往日美好。
另一方面,他也與夥伴們走進街區,蒐集店家老故事和生活的聲音,並邀請音樂人為小島裡製作音樂錄音帶,同時展開與地方創生團隊的合作,整理各地地方創生的故事跟能量等。
方序中笑說:很多內容都是非常土炮的作法,正如做設計時,並不是一直往前衝、嘗試做新的東西,而是思索如何在既有故事裡找到有趣的新轉譯,讓人們重新愛上它。小島裡就是一個例子。不過,小島裡比設計更有趣,因為當聲音將環境跟記憶結合時,互動的觸及廣度便會超展開,五感體驗不只專屬圈內人,每一個人都能來體驗。方序中說每當看見阿伯、阿姨走進來,好奇空間在玩什麼,就是他覺得最開心的時刻,有了能跨越年紀、背景、身份的連結力量,有一天,這些聲音故事一定能傳到臺灣更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