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模範街的懷舊滋味,從早吃到晚!走訪四間銅板價小吃
從公益路到向上路一段的直線距離約500公尺,與兩條大道相交的眾多街道中,其中一條便是模範街。模範街一帶的社區歷史,自昭和時代的大和村開始,戰後被規劃為模範新村,成為當代公務員或國營企業職員的居所。模範街一帶留下了許多時光足跡,無論是木造的日式建築,抑或水泥鋼筋建構的國宅公寓,歲月都沉澱在此處。
如今,時代交錯的巷弄老宅之中,藏有多間必比登餐廳、咖啡甜點、排隊宵夜,以及小吃,構成新潮與傳統、豐富和樸素滋味並存的街道。不只是遊客的朝聖去處,同樣是在地居民與上班族的日常選擇。本次將探索四間模範街小吃,一同領略堅立於時代洪流之中的平實美味。
?
01|珍品小吃
珍品小吃沒有顯眼的招牌,是本次造訪名單中營業時段最早的一間店,倘若初來乍到,一分神就容易過門不入。被列於帆布上的招牌品項,除了大麵焿都成功上桌,若想吃大麵焿必須更早報到才行,當日早上九點後已然售罄。
米粉芋的份量不小,米粉已經吸飽大骨高湯,透中帶白地和菜葉浮於湯面,大塊的芋頭輪廓線條分明,但口感鬆軟入口即化。可惜鮮美的湯頭未能融進鬆軟的芋頭纖維之內,嘗試將肉燥綴在芋塊上入口,從中迸發出的鮮鹹,足以翻轉整碗米粉湯清淡的味覺印象。
肉燥與浸過滷汁的油豆腐,都顯示了店家對滷汁調味的卓越技巧:炒麵單吃不膩,配上肉燥更加提味豐富;咬開豆腐,香甜溫熱的滷汁隨即湧入口中。不論選擇內用或外帶,口頭點餐即可,無須劃單。每每有客人點餐和結帳,老闆娘均展現出令人佩服的記憶力。聽著熟客們與老闆娘的對話,頓時會也以為自己也是模範社區的一員,充分展現街巷鄰居的好感情。
珍品小吃
店家地址|台中市西區模範街20-1號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六06:00-13:00;週日、一公休
?
02|胖媽炒麵
大片的紅磚牆面上,以碗盤與炒麵的鏤空線條組合出胖媽圓潤的形象,不但呼應店名,也符合主打商品形象,充滿巧思的形象設計相當吸睛。即便僅是路過,也將留下深刻的印象。胖媽炒麵位處街角,店內的座位區寬闊整潔,騎樓下也有幾組桌椅,提供半戶外開放式的座位。
若想一次嚐盡胖媽的炒麵與米粉,那麼米粉麵絕對是最好的選擇。兩種不同麵體的口感與滋味集於一盤之內,黃麵與淡淡醬色的米粉包裹著薄透的油光,在盤內相互輝映。分開夾取了解各自的特色後,可以嘗試攪混在一塊,讓口感變得參差;也順帶拌入肉燥,增加了肉香和脂肪的軟彈。
一份傳統的台中早餐,除了炒麵,當然還要有豬血湯。正好胖媽炒麵的菜單上,湯品幾乎自動加入豬血。這次選擇的是大腸豬血湯,淺灰色腸片和深色的豬血在湯中相互映襯。咀嚼完無異味的腸片,可以改吃軟彈的豬血讓咀嚼肌稍事歇息;去腥用的薑絲和清湯的熱度合力活化了體內循環,讓人全身上下都變得暖和。在颳起涼風、秋意漸深的時節,正適合來這樣一盤和一碗。
胖媽炒麵模範店
店家地址|台中市西區模範街14號
營業時間|06:30-13:30;17:30-21:00
?
03|蘇媽媽湯圓
本次造訪名單中,蘇媽媽湯圓是唯一要踏入模範街分支巷弄之中,才能看見的店家。如同匾額一般的原木招牌上,刻印著店名。雖然不是發跡於台中市內的小吃店,卻是喜歡糯米製品的我相當期待的一間店。店內不大,在桌數有限的情況下,或許會需要和陌生人併桌,也因此讓每次的造訪產生不同的邂逅。
湯圓、餛飩、貢丸都可以額外加點,極度符合貪心的我想要一次嚐鮮的需求,於是加點了餛飩和芋頭貢丸加入鮮肉湯圓之中。五顆鮮肉湯圓被鮮綠的菜葉襯得亮白,小心翼翼地咬開,鮮美的肉汁流進口中,紮實的肉餡偕同軟糯的湯圓皮一起在齒間被磨碾;小巧的餛飩則少了些咀嚼的功夫,柔滑的皮更加順暢地滑進喉間。
最終以綜合甜湯圓作為收尾。四顆包餡湯圓的內餡各異:芝麻、花生、芋頭、紅豆,又是能夠一網打盡的一碗。各色小湯圓浸在冰涼的桂圓湯之中,每一顆都帶有桂圓湯的清甜,因著染色的食材相異,而在咀嚼時散發出不同的香氣。如果想要在同一間店內,享受美味的鹹食與甜點,蘇媽媽湯圓會是模範社區的首選之一。
蘇媽媽湯圓模範店
店家地址|台中市西區模範街12巷12號
營業時間|11:00-21:00;每個月公休日不固定,依店家公告為準
?
04|模範街太祖魷魚焿
模範街太祖魷魚焿今年剛搬遷到現址,在中午與傍晚的營業時間,客人絡繹不絕,成為模範市場其中一個出入口的一大把關店家,遮雨棚上仍掛著遷址預告的紅布條。
即便理智明白魷魚焿寫在店名之中,理應是招牌菜品,仍依循著自己喜好而選擇了花枝焿。金色焿湯帶著柴魚熬煮出的香氣,混著些許蛋花和筍絲,幾圈烏醋還在浮上層,將花枝片襯得更加白皙。每一口都是豐厚的暖意,脆口的筍絲與花枝在濃潤的柴魚湯液中成為亮點,嫩綠的九層塔葉跟烏醋一同提香。對我而言,比起去腥用的芹菜末和容易引發宗教戰爭的香菜,九層塔是個更佳的選擇。
本次造訪店家中人手最少的一間,正是模範街太祖魷魚焿,店鋪內用的金屬桌椅,卻都維持得相當整潔乾淨。
模範街太祖魷魚焿
店家地址|台中市西區模範街56號
營業時間|11:00-14:00;16:30-21:30;週日公休
?
在此之前,我未曾思索過:能夠將一篇食譜、一份料理、一種食品定義為「小吃」的關鍵是什麼?是具有地區歷史的飲食文化?獲得一個群體的認同?份量?價格?以上皆是?
直到現在,我沒有接受任何客觀的定義,人與人、人與社區的近距離接觸、人情塑造出記憶與文化。小吃或許是平淡的生活中突見的驚喜,或許是在外地會突然思念的味道,或許是從朝陽到夕光的飲食體驗,不論身處何處,都能享受有其作伴的回憶。
?
作者|陳樂寧
核稿|林芝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