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西區美式生活的起點:探訪園道休閒地景的前世今生 - 草悟系
談觀點

台中西區美式生活的起點:探訪園道休閒地景的前世今生

你能想像,在美術園道聽見棒球比賽加油的吶喊聲嗎?你能想像,在棒球賽鏖戰正酣之際,有群人正吆喝著要去游泳嗎?你能想像,沿著園道還能走進一座高爾夫球場,享受推桿的樂趣嗎?而這正是1970年代,台中休閒娛樂生活的模樣。

走在現今中美街、五權西路交叉口,眼前矗立著住宅高樓的模樣,其前身即是平坦開闊的美軍俱樂部棒球場。這個球場由標準的紅土內野與外野草皮組成,從過往的空拍記錄可一目瞭然。

棒球場雖是為了居住在附近的美軍與眷屬所闢建,許多少棒隊亦有在此練球的記錄,當年可說是除了市區雙十路上的棒球場外,另一個舉辦比賽與練習的重要場地。翻開1966年的報紙,甚至還提到美軍眷屬在此舉辦公益球賽,以男女分隊的方式較量,藉由販售入場券和抽獎券籌募救助弱勢族群的經費,帶有表演性質的競賽,搭配美軍眷屬捐出作為獎品的自行車、電唱機等,想必參與者都度過一個美好的下午。

1973年美軍俱樂部棒球場正舉辦比賽的照片。圖片來源:Facebook「週末野球時間」粉絲專頁

若我們穿梭到50年前的時空,棒球場旁是當時為駐防台灣的美軍所興建的「美僑新村」,一幢幢帶有庭院的平房格局,綠樹成蔭,盡頭則座落著能讓美籍人士度過酷暑的游泳池。

不遠處則可見一條筆直大路穿越田野之間,路名是「美村路」,意思正是通往美僑新村的道路。美僑新村提供攜家帶眷的高階美軍住處,單身的美軍則多寓居於美村路上新建的「美軍招待所」。於是,此處逐步成為台灣與西洋文化交流的關鍵區域,甚且在1965年至1972年之間,台灣成為美軍實施「R&R休息復原計畫」的地點之一,超過20萬以上駐紮越南的美軍,先後來台渡假,不僅帶來豐沛的觀光收入,也使得從台中市區到美僑新村,以及往來清泉岡空軍基地的路上,新穎的酒吧、餐廳、俱樂部等接連開業,料理方法與烘焙技術也深受影響,西方休閒娛樂的文化,直接帶動台中人對美式生活的各式啟蒙。

時至今日,美僑新村早已是歷史地圖上的一個名字,不過,裡頭游泳池仍存續著,並以「美誼游泳池」為名對外開放營業,原本美軍使用的游泳池,整修為室內溫水泳池區,戶外的池子則是以前的網球場所在地。最特別的是,美誼游泳池的企業標識,竟與「美國退伍軍人協會(AMVETS)」官方標誌一模一樣,這一遙遠但不曾間斷的連結,也體現出它的時代背景。

美誼游泳池使用的企業標識來自於「美國退伍軍人協會」。本冊圖書館負責人在美誼游泳池拾得被丟棄的舊時招牌。

隨著美援協助台灣進入工商業社會,「運動」觀念日趨取代「勞動」,加上代表國家比賽高爾夫球的選手表現優異,小白球運動風氣逐漸盛行,相關練習場地也開始設立。1972年,於五權一街、美村路口就出現一家標榜「收費低廉、地氈球道」的迷你高爾夫球場,不僅延攬美籍總經理負責經營管理,並請到市長參與開幕的開球儀式。由報紙上的照片可觀察迷你高爾夫球場試著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出各種包括障礙物的場地條件,帶有遊戲感,也象徵著高球運動走進一般民眾的視野裡。

迷你高爾夫球場當然已消失在綠園道與住宅區之間,前述由美軍所帶動的休閒娛樂場域,只留下美誼游泳池見證曩昔美式生活的風采。以美村路為核心拓展開來的中美街、華美街等,尚可從路名推敲這段往日的歷史,然而,五年前曾有一群熱心人士展開「美軍招待所」保存運動,可惜以失敗告終,可想而知,故事將更難追尋與傳承。事實上,美僑新村的平房仍有健在者,大隱隱於華美街的樹影婆娑裡,而新村周遭許多兩層樓高的美式生活風格建築,轉化成一家家個性鮮明的餐飲場域,繼續伴隨老台中人的記憶,都要好好珍惜。

刊登於1972年民聲日報的迷你高爾夫球場報導。

現在從科博館前經草悟道,延伸至美術園道的綠帶,已成台中市區最重要的藝文、美食與潮流重鎮,有趣的是,若以50年前的視角回看,這裡同樣是引領台中休閒娛樂、蔚為風潮的地帶,歷史實在非常耐人尋味呢!

閱讀更多:城市的古老記憶,被歲月留下的美麗倩影:忠信市場

Matt Chen

台中人。大學甘心是文學的信徒,碩士就範為商業的俘虜。觀察近年土地重劃熱潮改變城市歷史脈絡,於是開始記錄台中民宅老茨。理解文資保存的難處,希望藉由故事與想像,逐步轉變以開發追求發展的思維。擅長做與所學不相關的事。 Mail:matt8429@gmail.com

View All Article
相關文章
談觀點
留白計畫創辦人 王奕翔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