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工作者陳建融:時間寫下的頓號:慢板後壠子
網路上曾瘋傳一段「教你1分鐘認識台中的路」影片,近百萬次的瀏覽量與超過三千則的留言,讓台中常見一路多名或同名不同路等問題,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許多人詼諧地說「難怪每次去台中都迷路」。事實上,這樣的道路特色,與台中都會發展歷史息息相關。
台中市區,是日治時期全台首個以西方都市計畫理念規劃並公告的城市設計。百年前的台中,乃藉由棋盤式街廓格局,以火車站為基點,面向西北,層層拓展,取代舊時清帝國台灣省城的意象。
隨著街區和公園向周邊地區逐漸擴張至梅枝町一帶(現今五權路),台中已具現代都市的雛型,也出現如大和村(現今模範社區一帶)這種由民間自主興建的住宅區。於是,後續的都市計畫開始強調市區與鄰近街庄的聯繫,1943年官方發佈的計畫圖便出現數條環狀道路系統,讓聚落間的串接更有效率,如今日絡繹不絕的英才路、忠明路等,皆在當年規劃裡初現輪廓。然而,日人對台中交通的計議,至戰後才一步步落實,也因各環狀道路開闢時間不一,交叉路口多,才產生前述台中一路多名等令人迷惑的特點。
有趣的是,從日治至戰後,都市計畫持續在台中地表上畫出一圈圈鱗次櫛比的水泥叢林,其中還藏著一處古老庄頭原型,位於環形街道的中心,見證台中舊城的鼻息。
這個庄頭,就是目前梅川東路、均安街往南交會至後龍街的區域,昔稱「後壠子」。「壠」是地勢高起之意,早期聚落的形成,除了位處高地,亦攸關水源,如今梅川東西路綠園道下方,正藏著梅川暗渠。後壠子原有的地理範圍延伸到模範社區西側與北側,包括今日的草悟道一帶,往南則至與土庫里的交界。戰後,方將壠改作「龍」。
現在想探訪後壠子的原貌,建議可從五權路上的後龍街散步進入。
率先映入眼簾的是建於1971年底的「後龍社區」牌樓,上聯書「同心建設新社區」,下聯為「合力光復舊山河」,另一面則是「家家應守望相助」對上「人人當莊敬自強」,顯然與該年我國失去聯合國會員資格有關,是時代氛圍下的產物。後龍社區牌樓前,僅餘一隻水泥石獅孤零零地伴隨,細究石獅整體形象,更像是民間信仰裡守護幼童安全的虎爺,咧著大嘴,模樣憨直可掬。
街巷側邊的牆面,猶留有都市景觀裡已難得一見的標語,提醒這是個老庄頭的印記。梅川東路上的均安宮是當地信仰中心,主祀池、朱、李三府王爺,宮內有面由「大阪吉田大鼓店」所製的櫸木大鼓,原屬於神社所有,後為均安宮收藏,目前已登錄為台中市古物保護,是鎮宮之寶。圍繞均安宮的低矮建築,形式多樣且密集,有土埆厝,也有日式建物,看似頹敝,卻正是後壠子庄存續的證明,可想像過往雞犬相聞的情況。如今,地景面貌已大幅不同,唯廟埕仍是居民聯絡感情的空間。
走出均安宮,再往前行,眼前覆來大幅綠意,涼風怡爽,原來是台中平原年紀最大的茄苳樹座落於此,專家推估其樹齡超過千年,堪稱是後壠子居住最久的耆老,在1904年的《台中堡圖》已特別標註出來。老樹有靈,自成神祇,香火鼎盛,許多人將小孩請託給茄苳樹王作契子,希望在神靈的庇佑下,孩子能平安、健康成長。此外,1961年《台灣民聲日報》還刊載一則關於茄苳樹王有趣的軼事:因其枝葉繁茂,樹冠宏大,所以是二戰期間日本空軍指定的飛機避難處所。
不過,歷經風霜的茄苳樹王,卻差一點消逝在都市變遷中。2013年,建商計畫於老樹旁興築一幢近30層的高樓,不僅將影響樹木日照,深掘且抽乾地下水的建築地基,也會導致茄苳樹根系嚴重受損,水源枯竭。於是,由在地里長、熱心醫師、資深文史工作者和公民組織等共組「搶救千年老茄苳」團體,向市府陳情,積極與建商溝通,廣邀專家學者舉辦講座,並由均安宮出動神轎、神將陣頭,帶領信眾遶境,呼籲留下老茄苳樹,累積輿論能量。最終,在官、商和民團通力合作下,建商同意捐地,公部門闢建公園,改善茄苳樹王棲地環境,一場由下而上民間參與的政策對話,有了完滿結果,值得記上一筆。
那麼,對於後壠子開發極為關鍵的淙淙梅川,還能在加蓋後的綠園道間觀察到其蹤影嗎?是可以的,在民權路、向上路交叉口,依然存在一座1978年建設跨越梅川的斑駁欄杆,從前聆賞梅川流水淙淙,今朝目送鎮日車水馬龍。
後壠子,猶如偶然被夾入一本厚重精裝書裡的薄短舊書籤,庄內步行距離不用太長,但令人印象深刻,庄頭有著與週遭全然不同的慢板生活節奏,老樹、老廟、老地名,是這個疾速發展的都會裡一枚頓號,表示了時間的從容,也延續了時代的連結,每個可佇足的風景,皆充滿人文故事。
影響當代城市風貌最深遠的美國作家珍雅各,在其經典著作《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中提倡「未被計畫的都市的魅力」,強調「小街廓」、「舊建築」的必要性,正突顯出後壠子在台中城區應彰顯的價值,亦是某種理想生活的樣貌。有空的話,歡迎來拾起一片濃縮千年翠綠的茄苳樹葉,感受台中獨一無二、既微小又巨碩的時間尺度。